欢迎访问黄冈市政协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文化小康:筑牢小康社会的精神基石

信息来源:黄冈日报 作者:范小翠 时间:2020-01-07 浏览量:

访谈时间:1月4日

访谈地点:黄冈日报社两会全媒体访谈工作室

 精神文化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是生活富裕与精神文明高度契合。市长邱丽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紧扣文化小康核心监测指标,打好文化小康三年行动收官战”,意味着推进文化小康建设是我市新时代重要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指地域范围上实现人人小康,更应是领域范围的全面小康。文化小康承载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和价值追求。”市人大代表、浠水县洗马小学教师马雪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公共文化需求也不断增加,我市积极申报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以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平台,大力推进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全面达标。近几年,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取得的进步,但农村与城市的文化服务水平差异大,农村的基础薄弱、供给与服务水平的滞后依旧是实现文化小康的难点。

那么,如何缩小城市与农村的文化服务水平的差异,打破实现文化小康的壁垒呢?马雪认为,应当持续发力,以文化扶贫助推文化小康。

“我认为以文化扶贫推进文化小康,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马雪说,一是各级政府应当把文化小康工作与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与各级考核工作结合起来形成组合拳,推动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活动的开展,推动文化人才走下去、进基层。要强化监督考核,把文化小康工作纳入乡镇主要领导的目标责任考核中,确保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二是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提升镇村综合文化服务水平,确保阵地正常开放,提高文化设施的社会效益。三是强化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实行从业资格制度,确定人员编制,专职专用,促进乡镇文化队伍的稳定发展。

“从报告中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通过中期评估,地方文艺蓬勃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深入人心,并将持续丰富发展。”市政协委员、湖北南汇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云说,应补齐文化发展短板,夯实文化小康基础。

陈云认为,文化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基石,文化扶贫是实现文化小康的前提。文化扶贫要让艺术创作不断繁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充实。要纵深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覆盖市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打造“农村半小时文化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要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用高质量的文化大餐和精神食粮鼓舞脱贫斗志,让贫困人口提振精神,改变观念,提升能力,真正成为命运的主宰。

上一篇:【战役情】市政协委员谭冰:《祖国啊,向您报告》(诗)
下一篇:建议和提案:用脚板“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