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市政协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高质量发展专题

破“固步自封”之冰,突“县域经济不强”之围 ——六论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信息来源:黄冈日报 作者:黄冈日报评论员 时间:2021-05-21 浏览量:

 

县域经济不强,是黄冈发展面临的严峻现实。市委提出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破、发展突围,坚决破“固步自封”之冰,突“县域经济不强”之围,打一场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战、攻坚战,尽快扭转被动、争取主动、走向生动。

自己跟自己比,我市各县市区近年都有一定发展和进步,但放在全省范围看,黄冈县域经济发展不快、整体实力不强,是不争的事实。出现这种被动局面原因很多,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等是重要原因之一。各地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对近年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认真梳理,把问题找到、把原因找准、把措施找对,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围求进,准确定位、主动找位、积极争位,以更大力度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破“固步自封”之冰,突“县域经济不强”之围,要树立争强进位的信心和决心。面对差距和困难,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无动于衷,要不甘人后,奋发进取。县域经济发展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只有以争强进位的姿态,才能干出赶超进位的业绩。不能有定局思想,要有破局勇气;不能有跟跑的依赖,要有赶超的追求。变压力为动力,变重任为责任,坚定信心和决心,不惧怕一时的落后,勇于急起直追,在赶超进位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县域经济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要在产业发展上实现突围。大力发展产业,是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关键。工业腿短,是黄冈县域经济不强的主要原因。要坚持工业兴县(市)、产业兴县(市)思路不动摇,打破传统的区位决定论、交通瓶颈论、资源制约论,全地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县城特色产业。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加快同城化步伐,善于利用武汉资源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围绕做大做强百亿乃至千亿级产业园区、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和培育产业小巨人,搞技改,抓招商,上项目。

要在培植县域支柱产业上突围。把解放思想作为干事创业的逻辑起点,把产业和企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核心支撑,抓好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区域支柱产业和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叫响“一县一业”“一业一品”,打造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体系,做强县域经济,努力把我市由农业大市变成农业强市,以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农民持续增收。

要在科学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上突围。要扩大视野,在更大范围配置生产要素,破解好发展中的各种制约因素。进一步抓好抓实招商引资工作,破解项目、资金、技术、人才不足的困局。坚决破除各种束缚发展的藩篱,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破区划限制,破解土地、资源、环保瓶颈制约,突破县域发展局限,实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

要在新型城镇化上突围。城市化率低、城镇吸附和辐射功能不强,是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不快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破除条条框框,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突破性发展都市工业,做强城区经济,高昂市区龙头,做强县城,做实乡镇,做美乡村,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增强县市城区和中心城镇的吸纳和辐射功能,做好提高城镇化水平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工作。

要在政策导向上突围。对标全省实施县域经济发展“百强进位、百强冲刺、百强储备”战略,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坚持以发展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全力支持县域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竞相发展,奋力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

上一篇: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生态保护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下一篇:破“思想保守”之冰,突“营商环境不优”之围 ——五论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