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党代会】黄冈振兴势如虹——写在市第六次党代会召开之际
峥嵘岁月迈百年,砥砺奋进谱新篇。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全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我们迎来了黄冈市第六次党代会召开。
回望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极其难忘。
五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灾情等严峻考验,市委、市政府带领750万黄冈人民,咬定发展不放松,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加快振兴崛起,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建筑业产值突破千亿元;交出了大战大考的优异答卷,打赢了疫情防控黄冈保卫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了防汛救灾全面胜利;改革开放活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发生深刻改变,人民群众获得感稳步提高,为黄冈阔步行进现代化新征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开局,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新困难,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经济向好,烙印在V型反转的曲线上:今年三季度,全市GDP同比增长19.6%,快于全省0.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5位,扭转了多年低于全省的局面;9月份开始扭转了规上企业进不抵退的局面,至10月,比去年同期净增加18家……
营商环境更优,书写在商贾云集的故事里:市委主要负责人在黄州密集会见18家名企央企大企一把手,中国500强TCL集团两度携手黄冈,1至9月份,全市新签约产业项目317个,新增规上企业119家……
速度更快,见之于跑进武汉一小时通勤圈:围绕共建轨道上的城市圈,以市区为核心布局的交通网络越织越密,黄黄高铁即将建成通车,燕矶长江大桥、沿江高铁武合段加速推进……
后劲更足,蕴含在竞进不息的态势中:在全省市州中率先启动光谷科创大走廊黄冈功能区建设,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省第4位;麻城市、武穴市进入百强储备县行列;黄冈TCL循环经济产业基地、顾家家居二期等一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
负重前行,破冰突围,走出发展困局。
抢抓机遇,加快振兴,黄冈士气高昂。
落子谋势——
对标对表定方向,担当振兴之责
11月9日,投资10亿元的黄冈TCL循环经济产业基地项目在黄冈化工园投产。
同一天,TCL集团再次与黄冈签约,投资10亿元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
两度携手TCL,是我市借力武汉城市圈产业同链,承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外溢,补强工业短板,助力“主城崛起”的一个缩影。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专程到黄冈参加投产和签约仪式。他表示,黄冈交通区位优势叠加战略机遇,发展潜力巨大,是投资创业的热土,希望在更广阔领域深化合作。
抢滩黄冈的,何止TCL。
11月18日,国内数据通信行业头部制造企业——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的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落户黄冈产业园。
资本的流向,昭示着黄冈的活力与潜力。其背后是市委、市政府的深谋远虑,是上下同心的全力争取。
十四五开局之年,要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把应有增长追回来。然而,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困难重重,面临退步之危、落后之忧、发展之困。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谋势者赢。
如果重任可以计量,那么它承载着身处时代的分量。
“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的殷殷嘱托。
“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在全省区域发展布局中,省委、省政府寄予黄冈厚望。
新的历史使命,召唤黄冈加快振兴。
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提出:着力构建“主城崛起、两带协同、多点支撑”市域发展布局,干在实处、加快振兴、谱写新篇,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更大贡献。
这是“黄冈在哪里”的科学作答;这是“黄冈怎么干”的行动方案。
市域发展布局让黄冈的每寸土地都有了定位和目标,涌动着发展的冲劲,奔腾着振兴大潮。
锚定“主城崛起”目标,黄州区、黄冈高新区、黄冈临空经济区、光谷黄冈科技园区四区一体发展、产城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今年前三季度,黄州区固定投资增速54.2%,跃居全市第一;
对标全省“三百工程”,武穴市、麻城市分别以打造循环经济千亿园区、建设全国石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为引爆点,双双奋力向“全国百强”挺进;
抢抓武汉同城化发展机遇,红安提出,融入大武汉,永葆“红安红”,为建设大别山红色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团风建设临港经济示范区,打造黄冈武汉同城化发展桥头堡;
……
胸有凌云志,可上九重霄。担负着加快振兴的使命,黄冈儿女奋起直追,发展空间在战略谋划中不断延伸,发展势头在协同联动中持续巩固,一个个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拔节而上、积厚成势,为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破局起势——
以高质量发展论英雄,激发振兴之志
谁英雄谁好汉,发展赛场比比看。
今年以来,我市分别于4月、7月、10月在黄冈日报头版晒出一张排名表,分别公布了一季度、上半年、三季度各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表格虽小,分量却重。释放出市委、市政府聚焦发展第一要务、以高质量发展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在全市引起热烈反响:“对标先进、知耻后勇、奋起直追”“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
“干在实处、加快振兴、谱写新篇”,黄冈以什么样的姿态担起使命?
市委强调: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干在实处推进加快振兴。
思想上破冰,何其果敢——
从武汉到孝感,从宜昌到荆州……市委主要领导率全市党政代表团赴四市学习考察,在对标先进中凝聚了加快振兴的共识:我们最大的差距不在区位、资源、要素,关键在干部的理念、思路、作风。
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关键把问题找到、把原因找准、把措施找对。4月以来,全市上下“六破六突”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一浪高过一浪。
行动上突围,何其勇毅——
向发展聚焦、为发展开路。重磅推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与考核办法》等9个政策“组合拳”,经济发展权重、工业笔墨一次次加重。
聚焦发展堵点、痛点、卡点,密集发布6个“一业一策”,促进建筑业、现代物流业、农业产业化、批零住餐企业、工业高质量发展及保障企业用工,对症下药之准、含金又含情之重、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10月中旬,全市130多家企业分享了2344万元的先进制造业发展、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新进规企业奖励,奖励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作风上亮剑,何其过硬——
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升级,全市抽调专职招商干部236名,成立56家产业招商分局,聚焦主导产业,围绕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精准招商。
6至9月,全市累计开展专业招商培训92场次,专业招商人员外出招商159次,对接项目464个,重点跟踪信息31条。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倒逼营商环境革命,密集出台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先建后验、开办企业直通车、行政审批“六个合一”“五证同发”等政策措施。
大力开展“千人进千企”专项行动,摸排企业(项目)2551家,累计排查问题近3000个。
针对企业反映的融资、用工、用地等共性问题,精准施策。金融部门出台14条支持措施,推广“四张清单”服务机制,建立重点产业链金融链长制;人社部门出台12条企业用工保障措施……
“从正常步行到跨步小跑,再到一路奔跑;大家思发展、谋发展、比学赶超的劲头越来越足。”一名在市经信局工作了30多年的干部,这样描述以第一力度抓第一要务的体会。
以高质量发展论英雄,激发加快振兴之志。前三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快于全省,核心指标位次前移,彰显黄冈经济“进”的作为、“进”的成效。
10月18日,在全省市州党委书记座谈会上,市委书记张家胜就我市前三季度经济工作作了交流发言。
突围蓄势——
大抓工业大兴产业,凝聚振兴之力
工业化、产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腿短的黄冈,来到了一个攸关未来的路口。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黄冈既要增量,更要质量;既要高速度,更要高标准。
如何实现量质齐升?黄冈面临抉择。
“要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推进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5年,培育打造1个2000亿级、3个千亿级支柱产业、1个产值过500亿元优势产业、8个产值过2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指出目标路径。
把抓工业兴产业放在C位,全市上下尽锐出战,深入对接全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编制“1+10”产业地图,建立重点产业链“双链长”制,将产业发展路线图、任务书细化为施工图、进度表,攻坚克难,步步为营。
大项目布局新兴产业,引领未来航程——
与巨人牵手,对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TCL黄冈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的落户,加速了黄冈向武汉追光的步伐。
根据协议,TCL黄冈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将以龙头在武汉、链条在黄冈为指引,发挥TCL集团在电子信息产业龙头引领作用,结合武汉已经形成的光电产业集群,积极引进电子信息相关产业链企业落户黄冈。
武穴锁定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对接武汉光谷,建设武穴电子信息园,一期入驻37家企业,32家投产,90%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
借力科技同兴、产业同链,光谷科技产业园全新起航,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光谷重大项目的配套企业相继落户。在黄冈产业园,23家投产企业中,有13家企业与武汉紧密相联,探索“研发在武汉、制造在黄冈,头部在武汉、链条在黄冈,融资在武汉、投资在黄冈”的实践路径。
双链长制,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黄冈产业园,星晖智能汽车工业4.0智能总装车间,每7分钟有一辆高端家用汽车下线,年产值有望突破15亿元;
以星晖汽车为龙头,辅以天时汽车、东瀚空港、普赫氢能等整车企业,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年产能达16万台。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为补齐动力电池产业链,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制牵头单位市经信局的推动下,林立新能源投资的10万吨磷酸铁生产项目落户黄冈化工园,正在加速施工;宏源药业在罗田和武穴,分别投资新上6000吨磷酸锂项目和6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三个项目投产后,将新增产值70亿元。
智能家居产业,在链长制推动下,培育步伐加速:顾家家居今年新增4条生产线,前三季度产值增长273.6%;突破性推进黄冈津晶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未来将形成智能家电产业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格局,为到2025年智能家居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目标,聚能蓄势。
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市八大主导产业,共实现工业产值960.65亿元,占比78.81%。
技改提能,促进“老树发新芽”——
全市最大的工业企业湖北祥云,新增一条30万吨合成氨生产线,1至9月实现产值61.73 亿元,同比增长31.3%,拉动全市规上产值增长1.5个百分点;
浠水易宝通智今年加大技改投资购买新设备、新增3个车间、研发新产品智能柜,1至9月实现产值1.42亿元,同比增长98.0%。
全市首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科峰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将年销售收入的15%用于产品研发、将80%以上的利润用于技改,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专业生产精密减速机企业和国家制造2025技术清单产品企业。
科峰传动公司董事长吴俊峰介绍,科技创新让公司芝麻开花节节高:2018年至2020年,销售收入相继突破1亿元、2亿元、3亿元大关,年均增长30%以上。今年,销售收入将超过6亿元,同比去年翻一番。
在“7755”目标引领下,今年全市在对接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上实现了新突破,1至10月,共帮助12家企业争取第一批省级技改专项技改资金5490万元,全省位列第4位。
前三季度,全市新签约产业项目317个中,工业项目246个,民营投资项目309个,占比分别为77.6%和97.4%;全市工业投资占总投资的30.1%,较年初提升1.5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32.0%,较年初提升3.9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催生重点产业,如基石,垒起经济新高地;如引擎,为黄冈振兴输入强劲动力;如磁场,凝聚思发展、谋发展、比学赶超的精神追求,营造鼓舞人心的黄冈气场。
实干成势——
主要经济指标V型反转,闪耀振兴之光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
实干,是谱写新篇的行动密码。
黄冈人有多拼?有这样一句诺言涤荡人心——
“一个月内完成交地,两个月内开工建设。”4月20日下午,市委书记张家胜在黄州会见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高层领导时,明确要求。
一诺千金,万难无阻。6月18日上午,黄冈人福医药国际高端新型特色原料药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在风雨中正式开工。
从人福药业项目开工不易,到提前实现“一个月内完成交地,两个月内开工建设”目标,背后是市委书记张家胜两个月9次关注,破难解困“一竿子插到底”的结果。如今该项目一标段14个单体同步施工,主体结构有望年底封顶。
刷新速度的,何止是人福医药项目。
黄冈TCL循环经济产业基地项目,从动工到投产,仅用16个月!黄冈TCL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从意向到签约,仅用52天!
黄冈人有多抢?有这样两组镜头令人难忘——
6月18日,黄冈人福医药项目开工仪式在雨中举行。“无风无雨是心态,有风有雨是常态,顶风冒雨是状态。”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每月雷打不动开展“集中签约+集中开工”活动。
已连续举办四期的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均在周末进行。各地各部门一把手纷纷走上讲台,进行专题辅导、集中赛马。台上,“讲师们”娓娓道来;台下,“学生们”直呼“过瘾”。
“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这不是口号,而是黄冈众多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黄冈人有多实?有这样一个细节耐人寻味——
在四季度冲刺全年精彩的紧要关头,市委主要领导马不停蹄地深入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滞后的县市,把脉问诊,鼓舞斗志。
“英山、罗田这样的山区县、重要生态功能区,不是能不能发展工业,要不要发展工业,而是在哪里发展工业,发展什么样的工业,怎么发展工业。要遵循规律,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着力构建以生态工业为主导的绿色产业体系。”
“武穴市发展的良好基础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在黄冈经济大局中的地位和影响没有改变。要认清形势,顶住压力,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一域争光助力全域添彩。”
脚步匆匆,步履铿锵。如春潮,激荡黄冈思发展、谋发展的强劲气场;如战鼓,扬起黄冈劈波斩浪的风帆。
星光不负赶路人。一组跃动的数据,见证黄冈的拔节生长。
前三季度,全市GDP同比增速扭转了多年低于全省的局面;全市规上企业扭转了多年进不抵退的局面;
延续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势头,V型反转还在加码——
1至10月,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1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282家,规上企业总数仅次于武汉、襄阳、宜昌,居全省第4位,与2020年底1264家相比,净增加18家。
1至10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较三季度上升5位、一季度上升8位,经济运行恢复态势位列全省第一阵营。
“今年一年我们都在追赶。”市统计局负责人表示,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有望在年底全面赶超全省平均水平。
这,意味着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成势见效,意味着黄冈经济回归高质量发展主赛道,意味着黄冈振兴步入快车道。
识时造势——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共筑振兴之梦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今天启幕的市第六次党代会,将绘就黄冈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
站在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的历史节点上,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赋予了市第六次党代会重大而特殊的里程碑意义。
历史长河不息,时代考卷常新。
我们的前方,是新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黄冈,在中国梦和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如何作为?如何敢为?如何善为?
时者,势也。开启新征程,洞察黄冈发展的时与势,把握黄冈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坐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造势而动,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看时代局势,属于黄冈的机遇正扑面而来:从全国看黄冈,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豪迈起航,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持续推进;从全省看黄冈,全省区域发展布局精准落地,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热潮高涨,多重机遇叠加,前所未有。在新的伟大征程中,革命老区、人口大市的黄冈,被赋予越来越重的厚望,成为越来越重的砝码,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机遇多重叠加,压力也如影随形。
看竞争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经济版图,但创新能力不强一直是黄冈之痛;构建新发展格局让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黄冈如何实现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看发展态势,黄冈工业腿短、产业聚集度弱,人均GDP偏低,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突出重围,迈向中高端,让黄冈儿女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共同富裕?
机遇稍纵即逝,黄金机遇更需黄金作为。
前不久出炉的《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确定了湖北各城市的定位,也列出未来城镇化发展目标。黄冈被认定为区域中心城市,到2035年,黄冈提升为Ⅱ型大城市。
11月29日召开的市委五届十五次全会,提出的市第六次党代会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中提到:“动员和团结全市人民乘势而上、开拓奋进,以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引领,深入实施‘主城崛起、两带协同、多点支撑’市域发展布局,干在实处、加快振兴、谱写新篇,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黄冈贡献。”
鉴往知来,向史而新。用历史的长镜头去端详今天,从世界维度的广镜头去俯瞰今天,更能理解黄冈的光荣与梦想、使命与担当。
5年后的黄冈,将是什么样子?你怎样,未来就会怎样!
时代的接力棒已传到我们手中。生逢其时,欣逢盛世,更当奋斗其时,不负韶华。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新的起点上,全党必须保持战略定力、锚定战略目标,牢记‘国之大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站在又一个5年的新起点,需要我们弘扬不胜不休的革命老区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一步步将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以一域出彩为全局添彩,共筑黄冈振兴之梦。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黄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