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干出新时代黄冈政协新样子
——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助推高质量发展纪实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里书写。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踏着新年的脚步,我们迎来了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近500名政协委员汇聚一堂,为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资政建言、献计出力。
犹记得五年前,2017年1月10日,黄冈职工活动中心,掌声雷动。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刚刚当选的五届市政协主席洪再林代表新一届政协常委会庄严承诺:
“我们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恪尽职守来诠释责任,用奋发有为来回应期许,不断把我市人民政协事业推向前进!”
牢记使命,踔厉奋发。从春天出发,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五年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扎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成为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
在中共黄冈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坚持发扬民主与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打造了一系列履职精品——
围绕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建设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等70个议题开展协商,助力破冰突围;推进黄团浠一体化发展等一批重点提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在战疫战贫战洪中担当政协作为……
2021年4月,市委书记张家胜调研市政协工作时高度评价:近年来市政协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黄冈很有影响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力求情为民所系、言为民所立、计为民所谋、力为民所出,在群众中赢得了口碑——
围绕城区“断头路”、城区停车难等民生问题开展专项视察和“协商在一线”等活动250多场,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难题1300多个;组织委员援建爱心图书室、村级卫生室98个……
黄冈百姓由衷感慨:感受到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力度、厚度、温度!
以“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为目标,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树立了黄冈政协工作新品牌——
创新“四双”工作载体、创新“六式”协商议政方法、强化委员培训;市政协党建、提案、“协商在一线”等工作,先后四次在全国政协系统大会上作经验交流……
社会各界点赞:黄冈政协,干出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21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市政协系统坚持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深入开展“六破六突”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活动,把思想破冰落实到政协工作全过程,凝聚起“干在实处、加快振兴、谱写新篇”的强大力量,交出了一份务实厚重的履职答卷。
让党旗高高飘扬——
凝聚“干在实处”的智慧力量
万山磅礴看主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2019年9月,党中央在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了政协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人民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重大问题,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这是高度的政治自觉——
市委第一时间学习贯彻,第一时间部署落实,把党的主张传递到“最末梢”,及时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市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确保我市政协事业发展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
这是强烈的政治担当——
市委书记张家胜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到黄冈上任第三天,即到市政协调研考察工作;出席市政协五届十九次常委会议,围绕建设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协商建言;领衔督办《关于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亲自重点谋划、推动实施一批长江岸线综合治理项目。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军杰领衔督办市区停车难提案,推动市区新建停车场10个,新增停车泊位9000个,有效缓解了市区停车难问题。
这样一种坚持,已成为黄冈的常态——
每年的政协常委会工作要点、常委会工作报告、协商计划和重点工作安排,报请市委审定后实施。
五年来,向市委呈报重要请示65次、专题报告168次、全面报告22次。
这样一份关怀,温暖人心催人奋进——
我市在全省市州中第一个建立市级党政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制度。市级领导共领衔督办重点提案139件,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成为我市提案工作的鲜明特色。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五年来,市政协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同心圆越画越大。
在强化创新理论武装中传播共识——
2021年11月22日,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兵分七路,带队深入市直7家单位,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市直党员委员活动小组活动。
市政协不断创新方式,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从分片集中宣讲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到开展“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大学习大讨论,再到常态化开展“悦读政协·同心讲堂”……共举办各类主题宣讲、研讨交流300余场、2万多人次参加。
在考察走访活动中增强共识——
组织委员开展“感受新成就、领悟新思想”市区重点项目考察等知情明政活动;常态化开展“四访两促”活动,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进“四个认同”,在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中画大同心圆。
2021年9月,市政协在全国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市委书记张家胜对此作出批示:要求继续做好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为全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经济建设主战场显身手——
贡献“加快振兴”的政协作为
向发展聚焦,为发展开路。2021年4月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吹响了“干在实处、加快振兴、谱写新篇,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更大贡献”的冲锋号。
党政有部署,政协有行动。
2021年,市政协围绕高质量发展,先后聚焦“加强村级自治组织能力建设,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服务‘三胞’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双月专题协商活动;聚焦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工业化、产业化、县域经济等,开展各类协商,并在省政协月度协商会上建言将黄冈光谷产业园打造成武汉城市圈共建示范工程。
参政参在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让政协委员更多的“说得对”变成“说了算”“说了没白说”。
针对市政协涉及政务服务、高效办事等事关营商环境的11件提案,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军杰领衔督办,先后印发《黄冈市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等制度性文件,在全国率先建立企业“一业一照、一事联办”制度,密集出台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先建后验”等政策措施,举行多场营商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喊出“在黄冈没有难办的事”。
不仅资政建言“说得好”,还要身体力行“做得实”,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把这个共识变成自觉行动。
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洪再林,既包保联系黄冈人福药业项目,又担任市茶产业链链长。她先后10多次深入人福医药项目建设一线,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道路施工、临时围墙建设、项目用电等多项难题,加快了项目建设进程。
为推进茶产业链发展,洪再林带队深入市内外调研把脉,考察取经,密集召开专题座谈会、联席会、推进会、现场会共9次,推动解决了一系列长期困扰黄冈茶产业发展的难题,谋划了一批茶产业项目,引导英山全力实施六大工程,奋力打造百亿产业。
坚持以上率下,聚焦市委“千人进千企”行动,主席会议成员带头联系重点企业26家、重点项目11个、扶贫村11个、社区(小区)12个,解决具体问题145个。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全市政协委员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大显身手、成果喜人——
市政协常委、湖北科峰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俊峰,带领公司一班人心无旁骛致力于“做世界最好减速机”,将公司打造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精密行星减速机龙头企业、全市首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智能制造2025技术清单产品企业。
吴俊峰说,公司产值连续多年实现30%以上的增长,2022年计划再投入6亿元提档升级,产能将从50万台提升到100万台,产值预计能突破10亿元,争取2022年成为黄冈市区第一家挂牌上市公司,为主城崛起贡献科峰力量。
市政协常委、湖北四季花海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杜勇,致力家乡旅游产业发展,将四季花海项目打造成湖北的“东方瑞士”。
市政协委员邓爱明、左苗、居建新等,携手抢滩大健康产业,聚力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加工、仓储物流、新产品研发销售等环节,不断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做强做大黄冈道地药材产业。
……
市委市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全市政协把期望变成行动,用工作实际成效交出了服务大局的精彩答卷。
拓展履职为民新实践——
彰显“谱写新篇”的政协担当
“没有路灯的时候,我们出行散步都不方便,现在终于亮了!”“路灯亮起来了,下夜班再也不用摸黑了!”2021年9月,黄州区清源门社区二道巷的居民们纷纷拍手叫好。
“这要感谢市政协。”清源门社区相关负责人说,得知社区群众反映路灯不亮的问题后,市、区政协委员迅速调研,并组织市路灯管理局等单位与社区、居民代表一起召开“协商在一线”座谈会,终于解决了长期以来院内楼道摸黑状态。
厚植为民情怀,办好民生实事。近年来,发挥“协商在一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优势,解决了1300多个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人民政协为人民。观察市政协协商的议题,提案的主题,往往从百姓身边的“小切口”入手,反映改革发展“大问题”。
市政协连续多年督办重点提案——《市区联动彻底打通黄冈城区断头路的建议》,推动中环路、赤壁三路、环青砖湖路等13条市区“断头路”陆续打通,多年困扰市民出行的烦心事变成暖心事。
开展“提高市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增强市民获得感”等民主监督,调整优化13条市区公交线路,市民出行更方便。
针对解决市区适龄入学人口暴增,学位不足问题的提案,市政府区政府挂图督办,2021年新增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2810个,超常规推进城北实验学校等4所学校建设,可新增11000个学位,预计2022年秋季顺利迎新。
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提出涉及民生方面的提案543件,占总数的39%。
从市区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到雨季排涝、撤销南湖收费站;从加快白莲河水库引水入城到中小学生饮食健康管理……一次次视察调研、一场场协商议政、一份份意见建议,凝聚着市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心血,增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和利益。
牢记国之大者,市政协委员在战疫战贫战洪中担当作为。
在疫情防控黄冈保卫战、红安遭遇战、团风歼灭战中,市政协先后发出3份倡议书、2份通知,号召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全力投入抗疫斗争。
面对百年不遇的汛情,企业家委员带头开展生产自救,其他界别委员积极参与应急抢险、带头捐款捐物,谱写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委员付出、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委员身影”的新时代赞歌。
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引导委员发挥专长,开展“万企帮万村”等帮扶活动,开展义诊咨询、捐资助学等活动200多场;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对口帮扶贫困村16个,帮助落地项目121个。
构建协商民主新格局——
共担“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新使命
“新时代的人民政协要有新时代的样子”。这是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提出的明确要求。
思想的力量,标定前行的方向。
如何干出新样子,展现新气象?五年来,黄冈市政协在构建协商民主新格局的实践中给出了答案。
2017年3月3日,市政协会议室洋溢着热烈的气氛。
“口”字形的会议桌旁,6位政协委员代表,与市政府领导及市发改委、市畜牧局等部门一把手围桌而坐,就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进行专题协商议政。
自这天起,“双月协商”这个特别词语开始走向市民视野。
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老区振兴崛起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到“补齐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短板,推进传染病防控救治系统重构”,再到“筑牢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屏障,促进黄冈经济社会绿色发展”……5年来,双月协商座谈会共举办24次,共邀请约450人次委员和专家、约230人次部门负责同志出席。
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五年来,探索出开门式选题、集中式交办、标准式筹备、互动式协商、提案式办理、跟踪式问效“六式”协商议政方法,形成许多重要协商成果,助推市委、市政府出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养老产业发展等20多项文件,编制大健康产业等规划6件,完成整治壕沟路等22件民生实事。
这样的场景,让很多委员记忆深刻——
每年,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分别带队,深入全市各地各相关市直部门,走访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常委,经常走访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走访界别群众;市政协专委会走访界别,听心声、问需求、解难题、鼓干劲,凝聚共识……
“四访两促”视察调研活动,是市政协深化“四双”工作载体的一个缩影;以“双联双创、双协双评”为政协履职赋能增效的黄冈经验叫响全国。
这样的数据,让很多百姓倍感温暖——
全市建成“协商在一线”委员议事室533个,开展一线协商800余场次,协商解决具体问题1300多个;发展大健康产业、建设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等1500多条协商建议,被吸纳转化为市委决策、政府文件、部门工作措施。
每年1次政协全体会议、4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5次双月协商会、2次民主监督、7次界别协商,开展多次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逐步形成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有序参与的协商议政新格局,打造了在全省叫得响、独具黄冈特色的“14527+N”协商议政体系。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市第六次党代会吹响了“干在实处,加快振兴,谱写新篇,为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的冲锋号。
目标越伟大,就越需要凝聚人心和共识、汇聚智慧和力量;任务越艰巨,人民政协的舞台就更加宽广、责任更加重大。
锚定新使命,奋进新征程。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言犹在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新使命,共担!新征程,迈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