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黄冈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开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建议案
(2017年9月27日市政协五届三次常委会议讨论通过)
根据市委批转的《黄冈市政协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安排,8月下旬至9月中旬,市政协组织四个调研组,由主席会议成员带队,到部分县开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开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题调研。9月27日,市政协召开五届三次常委会议进行了专题议政性协商。
市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申报、保护和开发工作,将其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工作来抓,我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形成一定数量规模,在全国、全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仍存在保护意识不强、产品开发不够、品牌效应不大、企业实力不足等问题,地理标志产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未能充分显现出来。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强化党委政府主导。各级党委政府要主动担当,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地域资源特色禀赋,科学制定规划,合理确定发展重点,明确一名领导牵头,统筹协调管理质检、农业、工商地理标志产品,形成工作合力。要及时研究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向上争取理顺和解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申报主体和认证主体。要广泛宣传,强化全社会的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意识,形成全社会重视、爱护、支持的舆论氛围,集中培育、宣传、打造、发展壮大一批能够影响全国、走向世界的黄冈地理标志产品名牌。要走精品战略之路,以创建国家、省部级精品名牌为目标,加强品牌建设,增强地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打造大品牌。要建立质监、农业、工商、公安等多部门联动机制,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切实维护地标产品的质量信誉和品牌声誉。
二是保护与开发并重。各地要继续发掘地理标志产品,有计划、梯度性申报、保护、开发、利用,扩大我市优势资源、特色产业的影响力。对现有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要保护与开放并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对受地域限制不宜大规模开发的产品,如团风谢河辣椒、罗田九资河茯苓、麻城张广河天麻、红安永河皮子等,要保护好原生地、原生态,保存好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地理遗产。对一些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投资收益明显的产品,如蕲春蕲艾、英山云雾茶、麻城福白菊、罗田板栗等,要以开发为主,着力提高科技含量和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发展形成支柱产业、知名品牌。
三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各地要积极扶持壮大、引进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知名度大的市场主体,着力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及新型职业农民,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优质产品,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要帮助龙头企业完善科学化管理体系,协调解决流动资金缺乏难题,鼓励科技创新和扩大产品基地,增强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能力。要强化市场主体绿色生产、安全生产意识,实行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提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质量和效益。
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工商、税收、质检、土地、融资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采取财政资金支持、社会资本投入、企业市场融资等多种办法扶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注册、保护、开发。强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管控,加快制定省级地方性标准,市质监部门牵头组织专家起草各个产品的地方性标准,报送省级标准管理部门审批发布。市政府尽快出台《黄冈市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严格执法监管,加强标志管理,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积极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全市地理标志产品集散中心、地理标志产品展示中心等。
上一篇:黄冈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市政协建议案
下一篇:市政协五届三次常委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