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市政协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下岗不失志    人生靠打拼

信息来源:黄冈政协网 www.hgzx.gov.cn 作者:韦 清 时间:2010-01-06 浏览量:

余小红,十多年前,还是一名苦闷彷徨的下岗女工,如今,已成为鄂东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四方饲料公司总经理。回顾她的创业历程,经过了抉择、起家、发展、腾飞四步曲,每一步都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催人振奋的创业之歌。

 

1996年,由于各种原因,余小红所工作的县水产公司宣告破产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公司破产后,作为一名普通职工,她没有别的选择,只有下岗一条路了,在这一年里,她和丈夫先后成了下岗职工。对于一个工薪家庭来说,一下子就断了生活来路,困难可想而知。当时,和其他下岗职工一样,夫妻俩整天愁眉不展,不得不为一日三餐犯愁,有时甚至觉得天就要塌下来了。

就在她苦闷彷徨之时,县水产局领导一再上门开导她,一些同事也为她出主意想办法。在领导、同事们的开导和帮助下,她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下岗已成为事实,一味苦闷彷徨和怨天尤人于事无补,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人可以失业,但不能失志。因而,她和丈夫决定,走自主创业之路,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闯出一番新的天地。

然而,对于夫妻双方下岗的她们俩来说,自主创业谈何容易?首先拦在面前的一道坎,就是缺资金,再个就是缺经验和技术。能做什么呢?当时考虑到饲料行业所需资金较少、技术含量较低、农村市场较大,她和丈夫决定投身饲料行业。

 

人一旦下了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记得当时为了筹集资金,她们像疯了一样,整天到处找人借钱。首先是找亲戚朋友100元、200元地借,再就是找银行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从9位亲戚朋友和一家银行那里凑了3000元钱,终于在县城办起了一家小小的饲料经营店。

在从事饲料经营之前,余小红对相关技术知识一点也不了解。为了尽快使自己由外行变为内行,在经营过程中,她坚持从干中学,从学中干;在坚持自学的同时,自费参加各种养殖技术培训班的学习和培训,就这样,她的养殖技术和业务能力得到了不断地提高。

都说创业难,余小红更体会到下岗女工创业的艰难。店铺一开起来,她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经营中去,将未满周岁的女儿交给公公和婆婆,根本没有时间去看望。记得有一次,她有近一个月没回家看女儿,当她回家,女儿望着她时,小脸上呈现出一种陌生的表情,她当时差点就失声痛哭起来。

刚开始经营时,为了节约成本,店里没有请工人。余小红每天下班后就到仓库,紧闭门窗,戴着口罩,挥着铁锹拌匀第二天需要的饲料。就连搬运都是她和丈夫亲自做,丈夫扛100斤的包,她扛80斤的包,很多人笑着说她成了一个男劳力。有时丈夫看她累得不行了,劝说请一名工人,都被她谢绝了,直到9个月后,随着业务的扩大,才请了两名工人。

由于店面小,资金缺,经验少,第一年的经营收入勉强能维持家庭生活。但经过这一年的实践,他看到了饲料行业的前景,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把生意做大,余小红多次跑乡镇,进农户,了解实情,寻找用户,开拓市场,真正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不知吃过多少苦,受了多少累。

然而,苦没有白吃,累没有白受。因为她和用户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赢得了用户的信赖,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稳定老客户的基础上,还发展了一批新客户,扩大了饲料销售市场。

 

客户多了,生意好了,饲料供不应求。余小红乘势而上,投资20多万元,在黄石和县城北门等地新开了三家饲料经营分店。这样,她的经营范围首次突破了县内,向一江之隔的黄石拓展。为确保饲料来源,满足市场供应,她多次北上河南、黑龙江,南下广东、江苏等地,购买优质玉米饲料。这期间,她没有吃过一餐好饭,没有睡过一夜好觉,饿了就啃几口方便面,渴了就喝几口凉开水,困了就在火车硬座上打个盹,有好几次累倒在车上。对于这些,她都不在乎,只要生意好了,就乐意吃苦,甘愿受累。经过两年的打拼,她终于在饲料市场站稳了脚跟。

取得了初步成功后,余小红更坚定了创业的信心,目标也更高了。2001年,她大胆地与美国康地等公司联营,成立了四方饲料经营部。她深知企业要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因此,就从县水产和粮食系统招收了24名下岗职工。为提高员工的素质,多次选送员工到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粮食工业学院进行培训和深造,现在,这批职工已成为她公司的技术骨干和生产主力。

2004年,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的号召,余小红先后8次上武汉,成功引进武汉民族公司来浠水投资,签订了200万元的投资经营合同。2005年,该公司又投资500万元,在清泉镇杨树沟村征地21亩,与余小红联合成立了四方饲料有限公司。与武汉民族公司的联合,使她的公司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由原来单纯的饲料销售企业变成了集饲料销售和生产于一体的综合企业;由原来手工配料、简单机械配料发展为电脑操控的自动化生产;由原来的单加工、推荐配方饲料发展为配方生产成熟的全价饲料;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为多规格、多个系列产品。现在,四方公司除开发出系列猪饲料产品外,还开发出鸭饲料、鸡饲料、鱼饲料等多个规格、多系列产品。2006年底,余小红经营的四方公司的产品顺利通过了IS0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得到了用户信赖,销量连创新高,四方饲料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鄂东最大的饲料生产厂家。

 

作为一名下岗女工,能取得这样的业绩,余小红感到很满足。就在她想安于现状的时候,县委、县政府发出了全民创业的号召,政协提出了委员带头创业的要求,她坐不住了。特别是看到其他委员奋勇搏击、永不止步、全力创业的情景后,心里又萌动了继续创业的念头。她深深地思索着,创业无止境,市场天地宽,在这样好的环境下,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余小红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勇于承担起委员带头创业的责任。于是,她从去年起相继投资200万元上了一条饲料生产线,投资100万元新建了一个预混料生产车间,产量已连续3年实现了翻番,去年公司产量突破了5万吨。与此同时,她还在散花红莲征地83亩,建设湖北禹山畜牧业有限公司,计划养殖蛋鸡10万只,工程已于2007年8月28日破土动工。目前已建成了一栋育雏舍、一栋育成舍、三栋蛋鸡舍,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完工,并存栏蛋鸡2.4万只、育雏鸡2.6万只,日产鸡蛋2.2万枚。公司引进国内先进的养殖理念――福利养殖法,在黄冈市首家采用无窗保温鸡舍,运用自动控温、自动通风、自动喂料、自动清粪、自动消毒等自动化技术,使鸡始终处于一个封闭、安静、卫生、舒适的环境中,生产性能和疾病抵抗力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为黄冈市蛋鸡养殖技术理念的更新,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今年初,公司又开始投资1000万元,新建5万套种鸡的养殖场。

余小红还是一个致富传、帮、带的引路人,她做到发展不忘带富乡亲,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她经常抽出时间,到城镇乡村的鸡舍、猪栏、鸭棚、鱼塘边为养殖户传授技术,帮助他们致富。这些年来,她举办各类养殖技术培训班70多期,培训养鸡、养猪专业户4000多人次。还针对我县水面广、养鸭和养鱼空间大的实际,先后派遣公司10多名技术人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在全县推广了蛋鸭和鱼立体养殖技术。2004年,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玉米爆发赤霉病,鸡吃了含毒素的玉米,又吐又泻,死亡率特别高。为使我县养殖业不受影响,她从东北急运优质玉米1000吨,使我县养殖户免遭损失。去年,她倡导推广的全价熟化颗粒猪饲料,每出栏一头牲猪可节约饲料25公斤,节约饲料成本45元,仅此一项,全县养殖户每年可节约成本600多万元。

她坚持做到诚信经营,让利于民。公司供应商遍布8个省,为了节省支出、降低成本,她总是用车皮、轮船运送原料,这样每年可为养殖户节约成本200多万元。

在今年初的特大雪灾面前,公司不仅全员放弃休息,加班加点超负荷生产,使日产量由平时的130吨增加到200吨;还额外增加成本从外地采购进原材料,克服困难将饲料送到养殖户,有效地保证了饲料供给。

去年三鹿奶粉事件后,余小红要求公司更加注重了产品的检验,将每个批次的进厂原材料和出厂饲料都要送省饲料办检测,等检测结果证明合格后才放行。尽管这样公司每个月要多增加5000余元的成本,但为了让养殖户用上放心的饲料、消费者能吃上放心的畜禽制品,她认为很值得。公司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安置下岗职工100多人,职工月平均工资1600元以上,余小红个人及公司向社会公益事业捐资30000多元。

俗话说得好:付出总有回报,耕耘必有收获。这些年来,余小红先后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再就业明星优秀创业政协委员,被县工会评为县劳动模范,被市委组织部、市妇联评为巾帼创业之星,2007年被选为黄冈市第三届政协委员,公司也被认定为黄冈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成绩属于过去,创业没有止境。在今后的创业路上,余小红决心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力争09年实现产量8万吨,向广大养殖户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饲料,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以报答党和人民的厚爱。 

        20091221

 

上一篇:书写“美丽”的故事
下一篇:学子立志报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