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市政协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攀   登   者

信息来源:黄冈政协网 www.hgzx.gov.cn 作者:熊双林 赵 超 龚 勇 时间:2010-01-06 浏览量:

  美丽的长江边,雄伟的鄂黄大桥下,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的厂房,她就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乳酸菌生产基地湖北太子奶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常到这家公司的朋友,会发现有这么一个人,他有着粗壮的手臂、敦实的身材、炯炯有神的眼睛,严肃但不失幽默,认真但不缺灵活,经常一身朴素的衣着,行走在厂区的各个角落,他就是湖北太子奶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赵志友。

  1969年,赵志友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一个姐姐,两个弟弟,兄弟中排行老大,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陪伴他从童年直到上大学,磨砺出了他不畏困难的性格,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求真务实的办事风格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1993年,曾任学习委员、班长等职的他,以毕业论文答辩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于湖南农学院食品加工与贮存本科专业(现湖南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专业),分配到国营的株洲华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的技术员。由于专业素质过硬,工作水平高,连年获得先进工作者、新品开发奖,并逐渐走上管理岗位。不到一年便成为生产科长,之后又任分厂厂长、新产品开发部经理等职,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为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由于当时国营企业在内部的管理体制上存在诸多弊端,他觉得在华隆的发展空间已经很小,很难实现自己的抱负,遂毅然决然在19981月办理了买断工龄手续,另寻更大的发展空间。

  19982月,恰逢株洲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一轮浪潮――株洲太子奶公司(即现在的湖南太子奶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湖南开始强劲的发展,急需食品专业人才,尤其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赵志友遂加入太子奶公司成为发酵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从国营企业的一个分厂厂长一下又变回民营企业的普通车间工人,这是常人都难以适应的巨大的转变,就如一名登山者忽然一下子从山腹滑到谷底,要登上高峰就必须重头再来,意志稍有动摇就会彻底失去征服高峰的信心,但是赵志友凭着他不畏困难的性格,又开始了从谷底到山顶的征程。由于其出色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就成为株洲太子奶公司的核心车间――发酵车间的车间主任。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大胆推进新的技术,运用最新的管理手段,使株洲太子奶公司的产量不断突破一个又一个“瓶颈”,产值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到2001年年底,他已成为湖南太子奶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管生产的总厂副厂长,管理着1000多名伴随湖南太子奶公司成长的员工,在3年多的时间里,他重新开拓出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当湖北太子奶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许多中基层管理人员听说到这段近乎传奇的经历而向他求教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一个人一辈子认真地做一件事情,将取得巨大成功,但也不是说不能调整,人要适应环境,要能最先感受到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变是不变的真理。一旦认准了方向,就要矢志不渝地坚持做下去,半途而废只能是前功尽弃,不战斗到最后一秒决不言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即使失败也不至于后悔,因为毕竟拼搏过,努力过。”

  随着销量的不断提升,2001年湖南太子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新一轮的迅猛发展,开始在全国布局生产基地。为了满足北方市场的巨大消费需求,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太子奶集团公司的首个外埠基地――北京太子奶生产基地,湖南太子奶集团董事局主席李途纯先生亲点了赵志友的将,与集团其它各路精兵一道在北方酷寒的气候里战天斗地,在湿滑泥泞的北方黑土地上摸爬滚打,按照亚洲一流的企业标准,提前优质超效完成了建厂任务。庆功会上,赵志友以他高度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丰富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赢得了太子奶集团上至董事局主席下至车间工人的一致赞扬。

  为了确保太子奶集团各子公司齐头并进发展,做大做强集团主业,做精做细集团副业,太子奶集团董事局主席李途纯先生调动数名优秀高管分赴各子公司任职,赵志友先后担任过湖南辣翻天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昆山太子奶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年四处奔波,跑项目、搞技术、下市场、做调研,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已建成和未建成的生产基地,他都跑了个遍。20058月,当赵志友再次踏上黄冈这片热土时,他已是湖北太子奶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个目前湖南太子奶集团最大的生产基地的总经理了。

  初到黄冈,赵志友便投入紧张的工作中。白天到各个车间察看实际情况,与中基层管理人员沟通工作,与工人亲切谈心;晚上坐在办公室里逐个逐个地分析存在的问题,苦苦思索解决的办法。总经理办公室的灯常常要到十点半之后才熄灭,有时甚至是到凌晨一两点。在市人大代表、湖北太子奶公司董事长刘文兵的支持下,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为了湖北太子奶公司产量的不断提升,他不断地向集团公司总部申请生产设备合理搭配生产资源,积极改造现有生产线,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比达5%以上,正品出品率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废次品率降低了0.5个百分点,这些看似简单的数据,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足以决定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经过一番努力,湖北太子奶公司的产能也一举由原来的240/日突破到400/日以上,直接增加就业400多人。

  为了满足湖北太子奶公司的人力需求,培养出一批具有相应技术和职业素质的产业工人,他又走上培训讲台,为新入职的员工上第一堂培训课,教会他们看问题的方法和心态。自从他开始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培训以来,湖北太子奶的员工流失率下降了15%以上,有效的保证了湖北太子奶公司大量的人力需求。

  为了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经济效益,他积极推动绩效管理制度,通过在湖北太子奶公司中基层管理人员中的大力实施,初步建立了能上能下的岗位轮换制度,能高能低的绩效工资体系,使管理人员积极性有了更大的提高,各自的才能有了充分施展的空间,同时留住了人才,淘汰了庸才。

  为了加强内部凝聚力,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他亲自撰写了一百多条名言名句,敦促下属职能部门制作了一百多张企业文化宣传牌,悬挂于公司各显著位置,并组织车间上至主任下至员工共同学习、共同体会、共同交流,一举拉近了员工与管理人员的距离。在相关规章制度的支撑下,形成了浓厚的积极向上的“家”文化,使公司内部的向心力大大加强,也间接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湖北太子奶公司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一跃成为集团龙头。仅2006年前10个月就实现产值4亿元(含代加工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上缴税收近2000万元,成为黄冈市直产值第二、纳税第一的企业。

  赵志友出色的管理能力、辉煌的业绩,给集团公司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黄冈市上至“四大家”领导,下至平民百姓,对湖北太子奶公司良好的发展势头也赞誉有加。作为总经理的赵志友,于20062月被增补为黄冈市政协委员;11月被推荐作为湖北省表彰的第二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人选。他的工作也更忙了,除了主持湖北太子奶公司的日常生产工作外,还积极参加市政协的各种活动,为黄冈的发展鼓与呼。

  在今年市政协企业界对市直机关的评议会上,他坦诚发言:“黄冈经济之所以还比较落后的根本原因,不是市委市政府不重视,而是我们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思想观念落后,没有超前意识,不敢在经济建设、企业发展中承担任何责任和任何一点风险,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浪费了一些发展的机遇、时间。而搞经济建设就必须以‘无功就是过,贻误也是过'的思想观念改变我们尤其是职能部门的思维,迎来黄冈经济新一轮的腾飞。”获得了在座政府领导和企业界同仁的认同。

  在湖北省李春明副省长主持的“关于加大湖北省招商引资工作”的企业界座谈会上,他又明确提出:“中部省份除了大力发展有自己特色、有自己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更主要的是要利用好沿海加工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契机,加大对大型国际国内知名加工制造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采取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相对优势的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规划,大胆引进,有效利用,争取一大批有资金、有实力的大企业落户湖北,形成洼地效应,推动湖北经济的全面腾飞。当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统筹兼顾,不能厚此薄彼,黄冈是老区,也是省内一块投资的热土,应重点推介。”获得了李春明副省长的认同和赞扬。

  从技术员到分厂厂长,到普通工人,到总厂副厂长,到黄冈市政协委员、湖北太子奶公司总经理,甚至目前回到校园攻读工程硕士,又成为一名学生。赵志友的人生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当有人对他现在的成就大加溢美之词时,他说了这么一段话:

  “事业的成功依靠的是团队的力量,当今的时代已经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成就个人不能成就的事业,一个能把一群英雄凝聚在一起干事业的人将取得更大的成功。面对我个人所取得的一点成绩,我经常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要怀着感恩的心,感谢市委、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领导、各界同仁、集团和公司上级领导的支持,感谢下属的努力工作,我将带着对工作的热情和激情,与各界精英一道,把湖北太子奶公司带上发展的快车道,攀登中国乳酸菌事业的最高峰!”

 

                                            20061130

(作者单位:黄冈市政协办公室、湖北太子奶公司)

 

上一篇:一位台商的“医圣”情结
下一篇:不让须眉擎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