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市政协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破解资金瓶颈制约 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信息来源:黄冈政协网 www.hgzx.gov.cn 作者:政协孝感市委员会 时间:2010-01-06 浏览量: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发展农业的唯一途径,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方式。本次论坛主题确定为武汉城市圈农业产业一体化,这是一个有战略意义的选题,也非常符合我们孝感这样一个农业大市的实际。这里,仅就破解农业产业化资金瓶颈问题提出一点思考和建议

一、孝感农业产业化发展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孝感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较快发展。2008年,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9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4家,市级70家,全年实现产值(经销额)76.3亿元,利税4.6亿元。网络带动基地300多万亩,农户3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1.6%。今年还将新增2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1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3.9%,实现产值17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31.2%,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0.741。当前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主导产业日益突出。全市农产品加工已形成了粮油食品、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及纸品和中医药制造四大主导产业,目前聚集程度较高的主要是粮油食品和棉纺及服装制造业,共有企业295家企业,产业规模占农产品加工业85%。其中10亿元企业2(达利食品、孝棉),亿元企业16家,孝棉、神丹、温氏、达利食品等重点企业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的排头兵。

二是畜禽产业跳跃发展。近几年,全市畜禽规模化养殖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养殖专业户14586户,规模化养猪占总量的62.8%,规模化养禽占总量的52.5%。全市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畜禽养殖小区274个,畜禽加工企业发展到38家,有9家生猪养殖企业、6家禽蛋和肉禽加工企业进入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行列。

三是农业产业化招商效果明显。今年全市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进项目62个,计划总投资48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5个,较大的有总投资8亿元的银鹭食品工业园、泰国正大集团100万头生猪养殖加工项目、天津宝迪集团投资10亿元养殖加工项目、广东温氏60万头生猪、1500万只鸡养殖加工项目。这些大项目的建成和投产必将有力地推动孝感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市的农业产业化水平。

四是农产品加工园区初步形成。按照集群发展的思路, 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并形成特色。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汉川马口纺织工业园,年产值33.5亿元;汉川开发区食品工业园,年产值10.6亿元,汉正服装工业园,年产值9.7亿元;安陆神丹工业园,年产值5.2亿元;云应地区盐食品工业园,年产值1.6亿元;孝棉工业园,年产值10.2亿元。

总的来看,我市农业产业化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但同时我们也感到,孝感农业产业化发展仍处在较低水平,关键问题在于龙头企业成长不快,大龙头、大企业、大品牌不多,带动能力不强。而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将主要取决于资本的投入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投融资问题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首要问题。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瓶颈问题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各级财政和金融部门虽然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龙头企业普遍实力不强,金融信贷产品适应性差,推广缓慢,仍满足不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需求。资金瓶颈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发展。据我市农业部门对市级以上96家龙头企业的调查显示,资金不足的问题,表现出企业面大、资金缺口大的特点。

我市市级以上96家重点龙头企业,信用等级达到A级企业有24家,占25%AA级企业52家,占54%AAA级企业14家,占14.5%;未评级的6家,占6.5%。与银行存在信贷关系的企业94家,贷款余额19亿元,约占流动资产的65%。在与银行存在信贷关系的企业中,资金基本可以保运转的企业只有14家,占14.9%;资金有缺口的企业达80家,占85.1%,缺口资金约10.4亿元,企平近1100万元。由于资金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企业普遍担心,现在宏观金融环境比较宽松,一旦政策发生变化,银根紧缩,龙头企业将面临更突出的资金瓶颈问题,影响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与当前中小企业缺资金、贷款难的问题有共性,也有个性。造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瓶颈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四点:

一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一季收购,全年加工的特点,使资金需求量大,使用集中,占用时间长。一般企业要集中收储全年加工原料的一半以上,特别是粮油加工企业,季节性更强,一到粮油收获上市,需要集中收储所需原料2/3以上。而金融供给中信贷制度设计还不能完全适应龙头企业这种融资需求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

二是高成长性的发展特点,加剧了资金需求缺口。近几年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一年比一年快,2006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80亿元,比上年增长23%2007年达到133亿元,比上年增长31%2008年达170亿元,比上年增长27.8%;今年1-7月份产值达到136.5亿元,同比增长29.8%,使资金需求急剧扩大。

三是资本的逐利特性,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资金需求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目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赢利水平较低,加工型龙头企业大多是粗加工,一般粮食加工平均利润率为1.5%,油料加工平均利润率为5%,且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远大于一般企业。如去年油菜籽价格高开低走,由每斤2.4元下降到1.7元,油脂企业普遍巨亏。出于对潜在信用风险的规避考虑,金融机构对投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惜贷”的态度。

四是信贷支持配套机制不利于获得信贷资金。一方面担保机制缺位,规避金融风险与龙头企业发展形成矛盾,使金融企业有钱不敢贷,龙头企业需钱贷不到,另一方面,贴息机制缺失,使贷款使用成本过高。龙头企业如担保贷款,除要支付正常利息外,还要按银行利率的50%支付担保费,并需按贷款金额的20%向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实际上要支付双倍利息。

三、破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瓶颈的措施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在农业产业化投融资结构中不能完全充当投资的主导力量,但在投融资结构的优化中作用十分重要。政府的主导作用在于加强引导和财政扶持,引导资金流向龙头企业。建议省政府加强对武汉城市圈农业产业化布局的规划和引导,制定统一、规范的龙头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根据地域特色,培育和扶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品牌,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发挥品牌效应,推进城市圈内龙头企业有机整合,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同时,加大财政政策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城市圈可先行探索介入贴息资金、担保资金、支农风险基金的协作辅助机制,发挥财政公共支出对龙头企业融资的杠杆作用;适当放宽资本市场准入条件,支持有实力、有发展潜能的龙头企业开展直接融资;加大对武汉城市圈农业产业化投资收益潜力和投资环境的宣传,加大吸引外资力度,鼓励工业企业、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和措施。建议省委、省政府根据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实际,研究出台支持武汉城市圈龙头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大对城市圈内农业产业化特别是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如,可考虑硬性规定涉农金融机构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用于龙头企业发展;建立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评估体系,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里可借鉴国家发放农民种粮直补、退耕还林补贴的方式,在资金税收等方面对企业给予直接支持;还可出台对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信贷投入的考核激励办法,对于达标金融机构,省、市政府拿出专项资金给予奖励。通过这些政策传导,引导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聚集。

(三)创新涉农信贷产品。金融部门要充分抢抓《物权法》实施的机遇,对城市圈内产业化龙头企业,可进一步扩大林权、仓单、应收账款、水面等抵押担保信贷方式,积极探索以股权、商标品牌、专利权等有效物权作担保抵押的信贷方式。放松对金融性租赁融资的限制,鼓励龙头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以设备租赁的方式进行融资合作;对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可改变授权授信方式,推广农村信用社随到随借“一证通”和农业银行“惠农卡”信贷模式。对行业协会和产业协会,可借鉴“协会十联保基金+银行信贷”的新型信用模式,鼓励协会会员组成联保体,出资建立联保基金,解决贷款担保和风险问题。

(四)完善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加快建立由政府财政提供的农业再保险制度,增强龙头企业融资的抗风险能力。建议以财政贴息资金作为主要来源,建立城市圈支农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储备基金,由人民银行与财政、农业部门对涉农贷款损失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对各类金融机构发放的农业贷款减免营业税及附加税,对农业贷款占比较高的涉农金融机构,适当下调营业税率,对乡镇以下(含乡镇)农村金融机构实行一定期限的“零税收”政策。同时创新农业保险品种,扩大保险范围,试行“小额保险+小额贷款”业务模式,发挥保险和信贷的联动作用,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完善现有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组建省级或武汉城市圈农业产业化再担保公司,分担担保公司风险,增强担保公司信用,扩大担保公司资金放大倍数,降低担保公司收费标准。

(五)改善龙头企业金融生态环境。要采取有效措施培育龙头企业良好的守信氛围,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生态的综合评定并实施动态奖惩制度。要深化民营龙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实施规范运作。企业应当增加科技投入,不断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生产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打造知名品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同时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沟通,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不断提高融资吸引力。

上一篇:着眼建设“两型”社会    科学推进“再造”战略
下一篇:关于加快武汉城市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