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市政协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两会声音】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培育地标优品大产业

信息来源:荆楚网 作者:王焱尧 汪海燕 黄河 时间:2020-01-08 浏览量:

1月5日,黄冈市政协提案委员会提交提案《关于培育地标优品大产业建设地标优品大市场的建议》。建议黄冈市进一步深化对培育地标优品大产业、建设地标优品大市场的认识;进一步加大培育地标优品大产业、建设地标优品大市场的力度。

谋发展:地标产品总数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黄冈是农业大市,特色农业优势明显,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数居全国地级市首位,蕴藏着巨大的潜在价值。

据统计,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4000多万人次,其中市区400多万人次,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培育地标优品大产业、建设地标优品大市场,汇聚黄冈地标优品,“一朝看尽长安花”,将为广大消费者选购地标优品提供极大的便利。

为此,近年来,黄冈市委、市政府把培育和发展地标优品产业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作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此外,黄冈市还出台了地标优品工程实施方案,举办了大别山(黄冈)地标优品博览会暨文化美食节、大别山(黄冈)大健康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点展会,黄冈地标优品工程态势喜人。

谈问题:基地缺规模企业缺龙头产品缺拳头

提案认为,尽管发展态势喜人,但黄冈市在实施地标优品工程过程中,仍存在着品牌效应不强、企业带动能力不足、专合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市场监管滞后等问题。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想实地探访、购买黄冈特色优质产品,却不知在哪里买、买什么好。不仅外地游客,本地居民也常常有同样的困惑。

例如,黄冈市拥有地标优品80余种,仅2018年英山茶叶产量27751吨,罗田板栗量20000吨,全市中药材播种面积52.16千公顷。但因品牌效应不大不强,英山的茶叶依靠“外商”加工销售,有产品无市场的矛盾日益显现;罗田优质的茯苓、天麻只有辗转送到安徽亳州,打安徽品牌销售。

目前,黄冈市特色产业除了蕲艾、英山云雾茶、罗田板栗等少数品种外,大多数基地缺规模、企业缺龙头、产品缺拳头,专合组织和市场监管的作用发挥不够,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对农户增收的带动能力亟待提高。

提建议:满足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

提案认为,着力培育地标优品大产业、建设地标优品大市场是推进黄冈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化经营,更好满足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是做大做强地标产品的必然选择。

首先,对接“一带一路”大战略。发挥大中城市黄冈商会的桥梁作用,把黄冈的地标优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要对接沿边沿海城市,特别是自贸区,让黄冈的地标优品“出湖过江,跨海越洋”。

其次,壮大“一县一品”大产业。实行“六个统一”管理,即“统一选种、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监管、统一标识、统一经营”,推广先进技术,打造品牌效应;要支持市场监管部门对地标优品生产过程、经营过程的监管,建立健全地标优品质量追溯体系。

再次,建设“一实一虚”大市场。要以大中城市圈为重点消费群,构建地标产品经营实体超市,创立物联网营销模式;对接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标准建设地标优品一条街,集展示、交易、推介功能为一体;同步开发网上地标优品一条街,引导实体店开设网店销售,实现线上线下两个市场互补互动。

同时,打造“一红一绿”大品牌。以创建国家、省部级精品名牌为目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一个地优产品重点培育一个品牌。结合黄冈市红色文化、东坡文化、禅宗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等,讲好地标优品的品牌故事,增强地标优品品牌的文化内涵。

上一篇:【两会声音】农工党黄冈市委员会:发展临空经济 抢抓“时代红利”
下一篇:【两会声音】民进黄冈市委会:打造中国乡贤回归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