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红利,如何“落袋为安”?
引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施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落实特困群体兜底政策。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健全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市“着力改善民生,群众获得感进一步提升”。群众有怎样的获得感?民生红利如何“落袋为安”,群众获得感如何再提升?请听听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市政协委员陶志斌
获得感一年比一年强
“情牵家家户户,关心每个家庭、每个个体的‘获得感’,移民也不例外。”市政协委员、市移民局局长陶志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体会地说。
陶志斌说:“我市共有水库移民27.3万人,位列全省第三。近年来,全市移民得到的实惠一年比一年多,获得感一年比一年强。”
有直接受益的获得感。“十二五”期间,全市库区和安置区共实施各类后扶移民项目12000多个,资金达17亿元,直接受益移民达257.8万人。移民后扶建设、危房改造、避险解困、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实施,为移民“两区”建设插上金翅膀。
市政协委员高汉锐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保制度
“让人活得更有尊严、更体面,能够享有公平公正的同等权利,是进一步提升‘获得感’的一个方面。”市政协委员、市人社局副局长高汉锐表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保制度,努力实现全民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是我们今后的奋斗目标。”
高汉锐建议,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范围,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参保工作。
高汉锐说:“要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建立随工资增长、物价上升等因素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正常机制。完善医疗保险跨区转移接续政策,推进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市人大代表程海斌
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和追求目标。市人大代表、浠水县绿杨乡党委书记程海斌建议,要重点围绕群众关心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落实好政策,做好服务,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让老百姓过上更有保障、更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程海斌认为,落实政策要不打折扣。如惠农资金、按标施保、精准扶贫、计划生育等政策要公开、透明、公正地落实;改善条件要不遗余力。整合项目搞好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电路有线网络、学校、医院卫生室等设施建设、改造、升级;优化环境要不图眼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提供服务要不打底板。乡村便民服务室要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安排专人坐班全程提供各类代办业务,限时办结,让群众少跑腿。
市人大代表李娟
贴近民意让更多群众得实惠
“黄冈这几年的发展日新月异,基本民生得到显著改善,群众出行越来越便利,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公共服务能力逐步提升,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代表、武穴市万丈湖办事处主任李娟倍感振奋。
李娟表示:“‘获得感’强调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因此对各级政府来讲,各项工作要更加贴近民意,让更多的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链接:着力改善民生,群众获得感进一步提升。财政民生投入年均增长34%,高于财政收入增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4%和13%,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新农合、免费义务教育等基本民生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上一篇:创新引擎,功率怎样增强?
下一篇:黄冈地方立法,怎样多些“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