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市政协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关于加强我市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

信息来源:黄冈政协网 www.hgzx.gov.cn 作者: 时间:2017-02-21 浏览量:

民建黄冈市委会

我市是农业大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农村增收、农民富裕的重要因素,对促进我市农村科学发展、防洪减灾、构建和谐生态等具有及其重要作用。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观念、管理、市场等因素影响,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出现了老化失修严重、工程配套不全、水资源浪费大、抗灾能力弱等现象,存在着组织管理不善、工程效益衰减等问题,制约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了解,当前我市小农水建设仍面临“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局面,大部分地方的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灌溉能力和防御水旱灾害能力不足,农村水利仍然是基础设施中的“短板”,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建设现代化水利要求明显差距较大,本世纪以来,我市小型水利设施总蓄水能力下降了40%左右,灌排效率衰减50%以上,中小泵站老损率达65%,60%的农田也只能抗御5年一遇的灾害,“靠天吃饭”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相当部分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不到位、不落实,水利工程的效益未能有效发挥。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洪涝干旱灾害呈多发并发重发态势,集中暴露出水利建设的突出薄弱环节。上述情况警示我们,对于水利特别是中小型农田水利,加快建设刻不容缓,深化改革时不我待,强化管理势在必行。

1、一些地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投入上没有统一规划,渠道淤积、垮塌、破败,杂草丛生,设备老化,设施陈旧,抗灾减灾功能萎缩;泵站涵闸失修,配套不完善,蓄水明显不足,灌区渠系破损,大部分土渠淤塞不畅,渠道、堰塘、水库等设施之间分割分散,不能发挥应有的抗旱灌溉整体作用。

2、水利工程损坏,灌溉泄洪不畅。近年来由于台风频繁,山洪爆发,泥沙冲刷造成一些河道、塘堰渠道淤积严重,另一方面由于一些石矿山、铁砂无序开采,造成水土流失,石材厂乱倒废石、渣土,沿岸群众贪图方便把河道作为垃圾场,造成河床抬高、塘堰堵塞、渠道崩塌,有的还在河道上盖起了房屋。今年的洪灾,就有水库溃口冲垮了河道上房屋,造成人员死亡和受伤。

3、水质污染,威胁农业生态安全。农村饮水存在安全问题。据调查统计,近一半以上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存在问题,引用高氟、苦碱、污染水就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如,在水库,就有人用粪便养鱼,严重污染了群众的饮用水。 此外,利用污染水源进行农业灌溉,不但使农作物减产欠收,也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

1、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水利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央、国务院着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多次把发展水利工作摆上了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不仅对重点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而且创新和完善管水、用水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就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深刻领会,加强统筹兼顾,深入推进我市水利改革发展,要把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进一步搞好水利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要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动、多层次互动,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参与、支持和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和社会协同治水兴水的强大合力。

2、做好农村水利建设规划。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将防洪减灾工程、水资源整合利用、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水利综合管理等一起谋划,统筹安排灌溉、防灾、饮水、养殖、观光、旅游,以点带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3、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强化节约用水意识,科学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抓好灌区的更新改造和续建、配套,减少渠系输水损失和田间用水损失,进一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行水利节水农业节水相结合,进一步改善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状况。

4、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建立水利建设管理新机制,积极推行“民主议水利,民营办水利,民众干水利”的新机制。理顺产权关系,明确投资主体,按照“谁受益、谁投资、谁拥有”,和“明晰所有权、拍卖使用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归农户个人所有,由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对受益户较多的小型工程,按受益范围建立水合作组织,相关设施归水合作组织;对经营性的工程,组建法人实体,进行企业化运作;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采取转让效益型、租赁资源型、承包公益型等管理模式,落实管护主体,实现滚动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体制不顺、管理不善、主体不明等问题。同时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积极推行灌区加协会加农户用水管理模式,既可保证农田用水,又可促进水利设施维护和保养。

5、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水土保持工作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治水保土,搞好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坚持“上保、中固、下治”的方针,抓好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做好生物、沟道、工程控制“三线布防”建设,恢复植被,植树造林,建好水保林、经济林,抓好坡改梯,实行林草种植,与高标准的阵地措施相配套。加大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力度,加强水利监督执法,从而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从整体上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6、整合资金投入。结合实际,进一步创新投融资办法,调动农民尤其是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的积极性,调动企业和部门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和大市场的积极性,建立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实行以县级为平台整合、以规划为先导进行整合、突出重点和突破区划进行整合、创新协调联运机制进行整合,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做到“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集中力量办大事。

7、创新管理机制。要针对我市一些地方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用分离、所有权模糊、管理权缺位、使用权混乱的问题,探索建立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业农村发展需要、职责明确、农民接受、便于操作的工程建后管护长效机制。继续推进以产权为核心的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在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乡镇水管站改革、水价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群管为主、专管为辅、专群结合的新型农田水利服务体系网络,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管理、产权受益户共有制和“以林养渠”“以鱼养塘”“以库养会”“专兼职管护”等有效模式。高度重视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水费计收机制。严格“一事一议”程序,建立多筹多补、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的机制,充分调动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推进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上一篇:关于进一步发展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议
下一篇:关于加强学校立德树人教育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