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市政协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委员大会发言摘登

信息来源:黄冈日报 作者: 时间:2023-01-06 浏览量:

凝心聚力促发展 奋进求索谱新篇

——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委员大会发言摘登

打造流域综合治理样板 助力建设国家长江文化主题公园

民建(发言人 胡晓辉委员)

近年来,我市依托“一屏一江六水”,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守住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底线,为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功能区,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黄冈力量。建议:

一是统筹编制流域规划。以鄂东五河片区为“底图单元”,以《“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为指引,划定倒水、举水、巴水、浠水、蕲水、华阳河、滠水三级流域治理单元,强化流域综合治理政策机制研究,科学编制规划。

二是建好“荆楚安澜”水网。落实党中央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水网的决策部署和战略安排,全力推进“荆楚安澜”现代水网建设,实现防洪排涝减灾、水资源统筹调配、水生态保护修复等“三大功能”,完成筑牢防洪排涝网、织密水资源配置网、打造生态水网、建设数字孪生水网等“四项任务”。

三是提升流域治理质效。推进生态环境联保联治,主动融入、深度融合武汉都市圈,利用好《武汉市黄冈市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等合作框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流域治理智慧化水平,协同推进智慧监管和精细化调控。

四是创新流域保护机制。适时启动《黄冈市流域保护条例》地方立法工作。建立适应流域实际的管理体制机制,实行跨行政区综合执法。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拓宽补偿资金渠道。创新投融资体制,促进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

加快示范区建设 更好引领乡村振兴

特邀(发言人 丁晗委员)

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需要先办好试点,摸索路径,探索经验,以示范区的先行先试引领乡村整体振兴。建议:

一是建立完善乡村振兴组织领导体系。由市乡村振兴局牵头,建立县、乡党委统一领导,县、乡政府具体负责,农业农村及乡村振兴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释放乡村振兴活力。各地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激发村级发展内生动力,以优势产业吸引在外人员返乡。

三是建立资金统筹投入机制。市、县两级要统筹农业产业及乡村振兴发展资金,切实加大对示范区内特色产业、特色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招商引资,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现政策资金、引进资金和民间资本的多元化投入。

四是加强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各地应组织力量深挖本地文化底蕴,并融入村民思想道德建设之中,使农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五是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加紧建立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根据投资属性明确资产权属,落实管理维护责任。健全产业收益后继分配的监督机制,使基础设施后期管护到村到组到人,形成后期管护长效机制。

大力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工商联(发言人 向东委员)

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导发展力量,民企兴则经济兴、黄冈兴,民企强则经济强、黄冈强。建议:

一是凝聚思想共识,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市政府建立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领导挂点和联席会议制度,探索民营企业参与政府制定涉企政策协商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充分发挥我市非公企业投诉服务平台作用,营造有利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优化促进我市汽车、住房等大宗商品消费政策,提振发展信心。以市政府名义每年开展黄冈市民营经济30强发布会,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凝聚全社会尊重、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共识。

二是拓宽市场渠道,提升民营企业竞争能力。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转变服务理念,带领、支持民营企业拓展国际国内大市场。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出台支持我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政策,支持我市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分类指导,完善与区域外市场主体合作机制,全面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

三是优化产业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全面梳理各级产业支持政策,改企业申报制为自动奖补制。分层次出台支持我市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对龙头企业、规上企业、中小微企业分别实行以奖代补支持政策。围绕我市光电子信息、大健康产业、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及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等,培育配套产业链企业。

突破性发展高端装备业 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特邀(发言人 徐楷委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不动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高端装备业发展已具规模,为黄冈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加快推进高端装备业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支撑,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抢抓历史机遇促发展。振兴发展船舶修造产业,提能发展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提速发展锂电新材料产业,是改变黄冈装备制造业格局的重大历史机遇。黄冈市要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

二是优化产业环境促融合。加速园区载体建设,打造黄冈市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打造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完善装备制造服务产业体系。加快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升政府职能部门要素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促升级。以市场化方式组建“黄冈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培育高端装备产业和支持重点企业。通过出台政策进行奖励,引导现有装备制造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四是搭建科技平台促创新。支持企业、高校、行业组织建立先进装备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科技人才引培留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是推进产业招商促集聚。以招商促产业聚集,力争引进具有高科技、产业链支撑的大企业落户,鼓励各县(市、区)开展“央地合作”,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共同缔造幸福养老生活

妇联(发言人 文娇委员)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势在必行,必须以“五方共建、四加联动、三点齐抓、双向发力、一体共享”为模式,共同缔造幸福养老生活。建议:

一是五方共建,提升现代化治理效能。充分发挥地方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政府兜底线、保基本的主导作用,社会力量参与的创新作用,家庭的基础性作用,个人的主体作用,形成全市养老一盘棋。

二是四加联动,健全完善养老服务模式。夯实“居家+养老”基本盘,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台,织牢“医疗+养老”保障网,丰富“文化+养老”生活圈,让老人在居家范围内即可享受便民多样服务,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三点齐抓,提高养老服务发展质效。抓好队伍建设根本点,出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多途径人才培养机制,持续开展养老服务专项培训。抓牢市场发展关键点,降低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准入门槛,重点扶持一批养老服务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抓实综合监管着力点,做到安全管理、防患未然。

四是双向发力,强化养老服务支撑保障。在项目建设上用力,积极对接上级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谋划储备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在资金投入上加力,引导撬动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形成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慈善基金等多元投入机制。

五是一体共享,共同缔造幸福养老生活。加大养老宣传力度,树立大健康理念,在项目建设中嵌入健康养老现代服务产业,让全民共享健康生活,让长者安享幸福晚年。

打造良种产业链1+N模式 创建国家级农业种质资源强市

科技界(发言人 陈小野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黄冈是大别山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种质宝库,充分挖掘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种质资源,打造黄冈农产品和中医药健康产业全产业链,是实现黄冈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建议:

一是成立1个良种产业链“芯片”。即良种研发中心。发挥种业“1个芯片”头雁优势地位,引领带动周边各市N个良种繁育基地。通过良种1+N模式带动黄冈特色农产品及中药材良种产学研综合发展,为延长黄冈药养游医健大健康产业链做开路先锋。

二是以良种核芯推动种植标准化。以良种为源头起点,带动种植标准化规范化,打造优质农业种植示范区。通过“繁育良种+标准化种植”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好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链条“第一环”。

三是不断延长产业链。黄冈在生态种植和珍稀药食同源中药材产业的开发方面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是进一步补链延链的着力点。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优势资源,广泛招商,吸纳全国优质农产品及中药材加工企业来黄冈投资兴业。

四是打造大品牌。通过标准体系建设,打造黄冈农业大品牌。从良种出发,带动两个标准,统一大品牌,打造一芯两标一品。同时,大力弘扬黄冈深厚的特色农业及中医药文化。

以数字化理念推动我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民进(发言人 王娜娜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打造智慧城市。推进基层数字化管理,必须保证统一高效,明确管理体制,制定统一标准,使社区真正发挥基层主战场作用。建议:

一是完善数字化培训体系。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增强培训的参与度和实效性,使现有基层工作人员掌握数字信息技术,提高数字治理能力。

二是强化政校合作。黄冈师范学院和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每一个二级学院都与基层单位(包括社区)结成对子,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服务,帮助基层单位管理人员提升数字素养。

三是组建基层单位志愿者服务团队。吸纳所辖区域大学生、政协委员和其他热心人士组成志愿者团队,指导、引领、带动基层单位提高数字化能力和水平。

四是构建相应的考核和绩效评价机制。制定提升我市基层干部数字素养的机制和措施,在基层工作考核和干部考核中增加数字化应用程度和数字化能力考核,并作为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和奖励的参考依据。

五是推行统一高效综合数字平台。聘请数字化专门人才,打通数据平台壁垒,打造统一高效的综合数字平台,真正做到长期使用、不断升级,让我市基层干部得以在一个更大更好的平台运用数字化技术服务基层人民群众。

推进黄冈市农文旅融合发展

共青团(发言人 张玉鹏委员)

为大力推进黄冈市农文旅融合发展,以文旅业态激活乡村振兴的巨大潜能,实现资源价值向经济效益的转化,做深做实“农业+文旅”领域的延链补链强链工作,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以“特”为魂,写好主题文章。深度挖掘特色,打造黄冈市整体农文旅品牌和各县(市、区)“一县一品”特色品牌。各县(市、区)联合发力,叫响黄冈市特色农产品IP,在全国形成口碑效应。鼓励各地区依托区域优势,以农业为基石、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建成一批接地气、有特色、能体验的精品项目。

二是以“农”为基,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前景、有基础、有实力的农文旅融合示范精品项目,按照A级景区标准打造农业产业园区,完善文旅配套基础设施,探索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模式,实施一批农业“接二连三”工程,融入文旅元素,推进农业从生产初级农产品向生产精深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和文旅消费体验产品转变。

三是以“需”为纲,紧跟市场趋势。委托专业机构对黄冈市重点客源市场开展调研,了解客源群体对于农文旅融合产品的需求和建议,以市场需求为指引,结合地方实际,有针对性地谋划项目、策划产品、补全业态。探索由市级牵头,各县(市、区)联合办节、联合营销的新模式,对外叫响黄冈市农文旅融合示范品牌。

加快促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

民盟(发言人 汪东委员)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抓手。我市必须以推进产业转型、产城融合,提升城市发展品位和群众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加快构建具有黄冈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由市发改委牵头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分析问题、研究措施,推动我市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建立完善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加强政策宣传,及时兑现扶持政策,发挥政策的促进和导向作用。

三是强化招商引资。以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为招商重点,突出招大引强,着力引进一批与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密切关联、与城市品位提升和社会民生改善密切关联的大项目。

四是培育龙头企业。建立服务业重点项目储备库,筛选具有代表性的重点服务业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对重点培育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制定一企一策,优先扶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五是明确发展重点。每个县市结合各自特色优势,加强企业培育和招引,实现服务业全门类发展。依托主要交通通道,加快培育招引新兴物流运输企业,延伸物流产业链。加大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等产业的发展力度,着力发展多类型养生、多元化养老,积极打造国内一流健康产业基地。

大力促进我市基层卫生与健康协同发展

农工党(发言人 杨二平委员)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和农村卫生工作,确定了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明确提出要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强化医防融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卫生与健康协同发展。建议:

一是建立远程网络教育平台,提高医防融合的认识。以区域“三”级医院为依托,构建远程网络教育平台和基层卫生人才培训中心,组织全市基层卫生机构参加“三基训练”,使医防融合成为基层卫生机构一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

二是创新优化,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支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持续提升,实现系统数据的互联共享和实时更新,做到一次数据采集,多环境吸收利用,提高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三是健全激励机制,稳定和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以县为单位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量,推动编制和人员在县域内统筹使用,重点向基层倾斜。鼓励建立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的交叉培训机制,培养基层临床和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统筹平衡与当地县(区)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水平的关系,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工资待遇。

四是继续发扬优质服务基层行精神,多方支持医防融合服务。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评价与后疫情时期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充分结合,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委托区域“三”级以上医院为培训单位,对中高级基层卫生人员进行培训,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

上一篇: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举行委员大会发言
下一篇:黄冈市政协委员建言大力推动城区夜间经济